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信息量很大
时间:2018-09-25 17:02:37 作者:临测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点击:
次
4月16日,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监督管理处处长谢澄在ACCSI2018“检验检测产业峰会”上作了题为《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报告,以下内容根据其报告内容整理。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的标志是CMA,它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国家文件和标准,以及一些部委与认监委联合下发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要求国内相关行业领域的实验室取得资质认定,方可从事相关工作。资质认定制度目前是我们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的基本准入制度,还有一些特殊的领域,规定了特殊的准入要求,下一步国家正逐步推动统一的准入制度形成。到目前为止,资质认定是主要的制度。CE认证
资质认定制度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最初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确定的计量认证制度,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资质认定制度。最近几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多份重要文件,一个是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首次将检验检测作为独立的行业进行定位,并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技术服务业”。2014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两个意见,分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检验检测定位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这都是国家给检验检测行业新的定位和身份,推动了检验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行业发展需要,检验检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检验检测的专门法律法规,认监委和相关的部门正在推动检验检测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今后会进一步健全完善。
近些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管理制度改革也需要适应新常态、新时期的要求。从十八大以来,政府对市场监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放宽前端准入,放松管制,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及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服务,这是基本的改革思路,概括来说就是“放、管、服”三个字。围绕放管服这三个方面,资质认定制度的改革主要以2015年原质检总局出台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为载体,再加上原质检总局和认监委配套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共同构成了近阶段资质认定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是前端市场准入的简化和放宽,第一个是简化评审,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先后三次进行修订,目前现行有效的是2016年5月29号认监委发布的新的认证准则。去年底,因为ISO 17025国际标准的修改发布,认监委组织相关的专家以认证认可行业标准(RB)的形式吸纳了新17025标准的内容,编制发布了新的评审准则RB标准,后续国家认监委会下发政策文件来明确这个标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实施。从内容来讲,资质认定技术评审的要求总体在逐步简化。第二,是在对复评审、变更、扩项等评审方面,逐步要采取文审、自我申明等方式进行,围绕这一块未来还有更多的政策在出台。
其次,是放宽准入。在市场主体的多元性方面,比原来要放开了。通过新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以及2015年7月30号国家认监委关于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对很多新的市场主体是否可以申请资质认定进行了明确,例如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民办企业非法人等,使得进入检验检测市场的主体种类比原来多了,机构数量也比原来多了。
第三,是资质认证证书有效期从三年延长到了六年。曾经还有领导提出来希望这个证书变成无期限、永久有效,但因为种种原因,目前规定是六年的时间。证书周期的延长很大程度减轻了实验室的负担,当然,反过来会增加发证机关的风险,因为这六年变化会很大。
第四,就是资质认定自2015年9月30号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明确取消了计量认证收费后,也就是说从2015年10月份开始,资质认定制度进入了免费的时代。
改革的另一个方面,是多种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赋予基层质监局(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日常监管的职责,增加了监管的维度和力度。在监管的手段方面,除了常规的监督检查之外,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资质认定部门还通过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年度报告、统计、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等手段加强监管,此外,在监管之中用的盲样考核,试点开展“在线检查、神秘买家”等,多管齐下,也都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后续在监管上力度会更加增强。
对未来监管的思路,从目前认监委实验室部的角度,我们主要是从这几方面考虑的:
一个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督管理”手段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认监委这几年大力开展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方面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广使用监督检查APP辅助工具。我们基于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直报系统进行外延开发,现在已经让全国所有的实验室都通过这一系统进行年度报告的提交(国家质检中心还需提交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资质认定的自查。基于自查、年度报告、统计数据等基础信息,我们结合风险情况抽取一部分的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全部使用监督检查APP辅助工具进行方案策划、现场记录、结果上报,各种检查证据包括检验检测报告、证书、原始记录等都通过手机拍照上传,实现监督检查的电子化和大数据化,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和可追溯性。这个系统不仅在认监委已经全面使用,从今年开始,已经在全国所有升级质监局(市场监管部门)都推行使用,三年以后全国的资质认定监督检查都使用这个系统,所有监管数据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享。在前端行政许可方面,认监委也开发了相关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了网上申请和批复。但目前前度审批环节国家与各省还没有实现数据对接,我们正在想办法开发新的信息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这个包括了前端许可信息和后端监管信息的大数据系统建立以后,逐步会形成所有实验室的诚信档案,大大便利于行政监管,也有利于社会公众选取使用检验检测机构。当然,这个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有一个过程,我们也在努力,通过目前市场监管总局的成立,加快大市场征信系统的对接。我们与原质检总局的组织机构代码中心建立了初步合作的机制,可以从法院、从检察院、公安部门获得涉及检验检测机构的相关信息,用以补充完善我们的数据系统。将来,我们许可和监管的数据也可以与国家其他部门建立的信用信息系统对接,为构建全国大的信用平台提供支撑。
第二个方面是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监督检查上完全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这样所有的实验室理论上都存在被抽查的可能性。今后,随着诚信档案的建设完善,风险高的实验室监管频次会加高,而表现好的实验室减少监管负担,让有限的行政资源大限度发挥监管效用。
第三个方面是推进跨部门联动监管。这几年国家认监委先后会同公安部、环保部、原国家食药总局等部门,针对重点领域组织两部门或者多部门联合检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这种多部门的联动检查会形成常态。
去年底和今年初,国家先后出台了两个重要的文件,一个是去年的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历史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的关于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表明了党和国家对质量提升的重视。其中明确提出来完善国家合格评定体系,确保为整个质量提升做好基础支撑。
在今年的1月17号,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务院2018年3号文件),这份文件更加具体,而且针对性更强,内容集中到对质量认证的工作定位、工作要求及后续具体任务。国务院3号文件更进一步指导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下一步方向。认监委根据3号文件的要求,在检验检测资质管理方面近期下发了相关落实文件,进一步推进了有关改革的深入,释放了更多改革的信号。最近这段时间,国务院政府组成部门正在进行大的调整,国家认监委职能已经并入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外保留牌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张茅局长已经明确提出,要在相关机构改革基本到位后,会出台一系列有关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改革措施。后续大家会看到更多的针对检验检测行业的改革措施出台,对整个市场和行业发展都是利好的消息。
2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33235家,较2015年增长了6.4%,实现营业收入2065.11亿元,共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56亿份,全行业共有从业人员102.5万人,拥有各类仪器设备526.6万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2597.63亿元。从总体数据来看,我国检验检测资源总量丰富,机构数量排在前十的省份依次是山东、广东、江苏、河南、河北、浙江、四川、辽宁、湖南、陕西。
这是全国的分布情况,从地图上来看,华东的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华南的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比较集中的区域,这也说明检验检测行业与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制造业集中程度的呈正相关关系。
机构数量变化趋势
这是近四年来我们国家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的变化,绝对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率逐年下降。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基数越来越大,自然增幅越来越小,由此可以推断,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的数量不会无穷的增长下去,个人估计大概增长到四万家左右是一个峰值,随着检验检测市场泡沫的破裂,以及国家推动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我们中国的检验检测机构将会从四万左右逐渐回落至两万家左右,我个人认为这个规模与我国经济总量比较匹配。但现在,我国检验检测市场已有三万五千多家检验检测机构,可以推断,目前我国检验检测市场已经出现相对过剩、过热的状态。
机构数量年度增长率
近四年检验检测行业营业收入的变化是这样,2013年接近1400亿,2016年到了2065亿,营业收入的年度同比增幅呈现一个V形的趋势,现在2017年的数据没有出来,总体趋势还有待观察。还不知道2017年是继续回升,还是变成L形,还是别的什么趋势。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需要多年数据的积累。
从出报告的数量来看,全行业2013年对社会出具各类检验检测报告是2.83亿份,到2016年到了3.56亿份,平均每天检验检测行业对社会出具近10万份报告,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是非常大的。从仪器设备来看,2013年全行业拥有大型仪器设备是328万台套,2016年增长到了526万多台套,仪器设备资源总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从前面这些数据来看,四年来检验检测行业很多宏观统计数据都在不断地增长、不断地扩大,但是不是行业发展质量也很好呢? 有这么几个统计数据,行业通常认为检验检测机构的温饱线是人均年产值30万,但从近四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到2016年低,全国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均年产值刚达到20万,如果看中位置,这个数据更低。所以,我国大部分实验室目前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很多实验室生存状态并不好。
平均每个检验检测机构每年出具报告数量变化趋势
再从另外一个数据:平均每年每个实验室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数量来看,近几年大的趋势是下降的,这说明一方面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发展不理想,也会影响到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检验检测行业机构数量扩张过快,但检验检测市场总量增长没有那么大,所以每家机构分割到的蛋糕比原来小了。从这些数据也可以推断出,今后检验检测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生存压力会更大更难。
3今后的发展预测
我个人认为,未来几年,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总数量还会有所增加,营业收入总量也还会持续增长,每年10%左右的市场增长率还是可以保证的,行业总体服务能力和覆盖面会进一步提高。从机构个体来说,一批民族检验检测品牌在这几年会通过政府推动、体制改革、资本作用、市场引导而逐步形成,在全国扩张布点,越来越做大。还有一些机构基于自身优势,做专做精,成为某些领域的精品实验室。还有一些机构会跟随国家一带一路等走出去的战略发展,逐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的竞争,孕育出现我国民族的世界检验检测品牌。
另外,未来几年,新兴产业、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会影响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的技术,或者现在很热门的共享经济,也许某一天就会进入我们这个行业,引发行业颠覆性的变化,颠覆现有检测的思路和架构。例如,假如快速测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量检验检测活动不再需要实验室条件下大型设备的复杂操作;又假如,虚拟技术与量子技术深入应用,样品无需送达即可实现远程化傻瓜化的检验检测,等等,就可能导致检验检测行业生态的重大变化。此外,例如共享经济思维下,设备共享、环境共享、技术专家共享等等新的运行模式也可能在检验检测领域出现,都会改变行业运行状态。当然,这些也都只是设想,但不排除这些可能。EMC测试
总的来说,未来几年,检验检测行业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经过一番重组整合,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大。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监管制度,还是检验检测机构自身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模式,还包括检验检测市场自身培育和壮大上,都会不断优化完善。我相信,中国的检验检测行业的明天会越来越好。